尼克松访华,197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江宁知府2022 Author 印闲生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夫人在国务卿罗杰斯、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等一行人陪同下抵达北京。
尼克松对于此访高度重视,启程之前,他先后花费了四十多个小时的时间来聆听基辛格准备的各种简报,以了解中国国内政治环境。
飞机着陆后,走出空军一号的尼克松主动向周恩来伸出了手。
遥想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与周恩来见面时曾拒绝握手,此行尼克松连这种历史小细节都注意到了,可见基辛格的简报没有白费。
访华飞机上的尼克松,桌上摆着跟中国相关的信息简报。
尼克松和周恩来握手的宝贵瞬间,一同参与迎接的还有叶剑英(右三)。
中国方面的心态则更加微妙。
七十年代初国内革命意识高涨,周恩来等人开展对美外交面临着很大压力。
所以事前周恩来私下叮嘱摄影师,一定要拍出是美国人“主动前来拜访”的味道来,尽量避免被冠以“倒向美帝国主义”的大帽子。
于是便有了上面这张“跨越太平洋的握手照”。
摄影师拍摄的角度让周恩来的身子显得略微向后倾,而微笑着张开手跨步向前的尼克松显然更像“主动来拜访”的那一个。
机场阅兵的画面。注意后面的标语:“全世界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当天下午,尼克松在周恩来陪同下来到中南海毛泽东住处。
在此之前毛泽东刚刚大病了一场,身体非常虚弱,整个二月中旬基本都躺在床上休息,正因如此,外交部门其实一开始并未安排毛泽东和尼克松的会面。
然而尼克松的专机起飞后,毛泽东时不时地就会询问旁边的工作人员:尼克松的飞机到哪了?
就在专机即将在首都机场着陆时,老人家起身告诉一旁的保健护士长吴旭君:
“你给周总理打个电话,告诉他,请总统从机场直接到游泳池,我立刻见他。”
大家看下面这幅照片,虽然看起来二人的交谈云淡风轻,但据吴旭君回忆,其实隔壁有大批医护人员随时准备着。
交谈中,尼克松称“毛主席的著作感动了全国,改变了世界”,毛泽东则诙谐地说:
“没有改变世界,只改变了北京附近几个地方。”
双方交谈时间大概持续了一个小时,氛围非常好。
会谈后毛泽东对旁边的人说,对尼克松留下深刻的印象,觉得他是个直率的人,不像那些左派和苏联人。
毛泽东与尼克松交谈
从2月21日到28日,尼克松在中国待了一周的时间。
美国总统带着国务卿等一干高官和上百名媒体记者,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开展了一场神秘国度的大探险节目。
中国也很大方,不仅开放了故宫、十三陵和长城等名胜古迹,连人民公社、学校、工厂和医院等也任由美国人拍。
除尼克松外,忙前忙后的主要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国务卿罗杰斯因不受尼克松信任,错过了这一重大外交机遇,表情冷漠,耿耿于怀。
在后期中美机制层面的交流中,罗杰斯执掌的国务院始终不太积极,认为是基辛格抢了他们的功劳。
27日晚,尼克松抵达上海,下榻在著名的锦江饭店。
当天《上海公报》已经谈妥签署,次日即将官宣,所以双方的氛围异常轻松。
上海方面精心准备了晚宴,一共摆了二十多桌,尼克松亲自在锦江饭店的菜单上点了三个菜——鲜菇蚕豆、炒明虾球、沙律拌鸡。
盛大的宴会上,在座的美国人大都不会使用筷子,但当今天我们回看历史记录片或历史照片,可以发现尼克松自始至终手里都拿着筷子,全程不紧不慢的夹菜。
原来为了拉近和中国人的距离,自决定访华之日起,尼克松就和夫人一起在家练习用筷子。
尼克松用筷子夹菜的小细节被记者们捕捉了下来,也成为此行众多报道中的一个热门花絮。
一般名人在大酒店check out的时候,店方会邀请其在留言簿上写句话。
尼克松此次也不例外,他在锦江饭店的留言簿上欣然命笔:上海锦江饭店是我住过的世界上最好的宾馆之一。
闹市中的上海锦江饭店。1993年4月尼克松第三次访华时,还曾重游锦江饭店小礼堂。
2月28日,中美联合公报正式发表。
《上海公报》是尼克松此行访华的主要成果,其核心精神在半年前的基辛格访华期间就已基本敲定,只不过始终严格保密。
在这份公报中,美国对于“一个中国”的立场首次正式表明了不表异议(not to challenge)。
关注中美三份联合公报的更多故事在《围绕台湾的较量》一篇中有过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周恩来和尼克松碰杯
宴会现场
尼克松访华的一周里,身在台湾的蒋介石密切关注着大陆和美方的一举一动。
一开始老蒋还抱有幻想,认为接待的气氛“一片侮辱阴沉景象”,直到《中美联合公报》发表,老蒋开始气急败坏,他在日记中写道:
“(公报是大陆)一方面的一面之词,美尼不敢提其所应有之立场,对我中华民国皆以台湾代之,尼丑之无耻极矣”。
老蒋给尼克松起了一个绰号——“尼丑”。
话说早期尼克松以对华/对苏强硬的形象示人,曾几度造访台湾,让蒋介石对其给予厚望。
五六十年代台湾方面还通过各种渠道给尼克松送过大量政治现金,以扶助他在政治上的发展。
所以待到尼克松访华和“公报”签署之日,老蒋怒不可遏,他奋笔疾书写下许多狠话,比如:
“寡廉鲜耻未有如尼丑之甚者,而其忘恩负义之作为犹其次也”。
1972年2月23日,首都八十万群众清晨扫雪,将钓鱼台通向八达岭的雪清扫得干干净净。
尼克松游览长城,1972年2月23日
凭借着此次访华,尼克松成功晋级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1976年2月20日,因“水门事件”辞职的尼克松再度到访中国,此时他已是一介平民,然而中方从接机规格、礼宾车到下榻宾馆,均与四年前完全一致。
八十年代中美交往的过程中,每当遇到疑难杂症,中国驻美大使往往会去登门拜访尼克松和基辛格,寻求二位的见解。
二位老朋友也都是倾囊相授,不仅给出指导性意见,还分享了有可能影响里根决策的方法和途径。
八十年代的北京街头
视角再拉回七十年代。
经历过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高潮之后,中美关系再度陷入停滞,到1979年中美建交隔了整整七年的时间。
这七年里中美的政局都很乱。
1974年8月8日晚上,尼克松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从次日起辞去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职务,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任期内辞职的总统。
当时尼克松深陷“水门事件”丑闻,他很识大体的主动让位,同时请求大家支持新任总统福特。
福特是个神奇人物,就像美剧《纸牌屋》里的情节一样,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未经选举就接任副总统以及总统的人。
福特原本是众议院少数党领袖,因1973年“水门事件”高潮时尼克松折了自己的副总统,才把他推上位。
没想到最后尼克松自己也折了进去,福特就连升两级,成为总统。
福特在美国历史上的戏份不重,他只干满了尼克松剩下的那两年多任期便匆匆告别白宫,其任职期间国会被民主党掌控,算是个“跛脚总统”。
中美建交期间牵扯到的各种重大决策,福特既做不了主,也懒得去做主,只是在1975年访华过一次,展现一种有意继续缓和关系的姿态。
美剧《纸牌屋》剧照。剧中的安德伍德在一个总统任期内从众议院多数党党鞭升任副总统、总统,和福特的经历很类似。
中国方面,真正重启对美关系正常化进程要到1977年8月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之后了。
在恢复工作的一个星期,小平同志便会见了美国国务卿万斯。
中国处理重大外交事件时一般采用“原则+细节”的处理方式,先摆原则,大事谈妥后再斟酌细节。
而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谈判中,中国的原则一以贯之——“断交、废约、撤军”。
作为卡特总统的特使,万斯国务卿对于中方的要价含糊其辞,当时美国正在和苏联进行“战略武器限制条约谈判”,卡特政府认为该谈判比中美建交更为迫切,不想刺激苏联。
小平同志很生气,他对万斯说:
“(如果继续对苏联妥协)你们的结局将是敦刻尔克。”
1978年7月,卡特政府最终定下了“先与中国建交,再以优势地位与苏联谈判”的外交大政方针,正式开启中美建交谈判。
小平同志对于中美建交有相当的紧迫感,当中美谈判团队在“停止对台军售”问题上陷入僵局、面临功亏一篑的风险时,他当机立刻提出“逐步减少对台军售”这一折中的方案,涉险渡关。
1979年1月28日,农历大年初一,小平同志在访美专机上——这是新中国领导人首次访美。
小平同志是在1979年1月28日抵达美国开始访问的,2月5日结束行程,乘专机离开西雅图。
经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中转,又在日本东京访问了两天,2月8日安全回到北京。
后来据小平同志的英文翻译施燕华回忆,在离开美国的飞机上,小平同志曾对她说,“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施燕华一时不太理解。
几十年后,当我们站在回顾历史的角度,其实能够体会到当时小平同志如释重负的心情。
中美建交和之后的这次访美之行,是他脑海中正在策划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进程中最最关键的外部配套措施,不容有失。
实际上,1979年2月的这次开启新时代的访美访日之行,是小平同志最后一次公开出访(1982年内部到访过朝鲜)。
尽管从五十年代开始他便在各种外交场合纵横捭阖,77、78年间更是有很密集的外访行程,但在1979年访美之后一切都戛然而止,就好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已经完成了任务”。
1978年1月至1979年2月的一年间,邓小平相继访问了缅甸、尼泊尔、朝鲜、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美国,行程很密集。
本篇最后,我们截取一段1979年1月30日《人民日报》的报道,文章开篇是这样写的:
“南草坪上,草色青青,生机盎然。草坪外面,有数千群众围观。
邓副总理和卓琳同志来到,同卡特总统夫妇热烈握手,并一起从红地毯走上检阅台。
此时,云开日出,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景色如画的白宫,象征着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美好的新时期。
……”
从六十年代末开始,历经两代领导集体的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至此完成。